夏云爷爷奶奶连连点头,“应该的,应该的!”
从爷爷家里出来,夏云到奥迪车的后备箱里拎了一大袋东西出来,里面有烟有酒有肉有粽子,都是刚刚夏云在出门前特意带的。
提着袋子,夏云顺着村子里的石子路往村后走去,走了大约十来分钟,才到达位于后山山腰的二太爷的家。
二太爷的屋子格局跟夏云家里差不多,不过只有两间房子靠山而建,前面也是一个大院子,院子里一颗几人合抱的不知道有多少年头的大榕树,把两间屋子遮了一大半,这要是在村子里往上看,绝对不会发现这里居然还有两间屋子。
在榕树下,也摆着一张石桌,几张石凳。
站在院子门口的篱笆前,夏云微微吁了口气往回看,整个村子都在眼里,错落有致的一排排石头房子,覆盖整个村子的的树木、花草、爬墙虎,一条把村子分为两半的水泥路,还有村子外围一大片的农田以及好似玉带的一弯小河,都给人一种分外宁静悠然的感觉。
推开篱笆门,夏云往里走去,嘴里喊着,“二太爷,二太爷?”
“谁呀?”
随着一个洪亮的声音,从院子里左边那间敞开着大门的屋子里走出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,老人满头银丝,精神矍铄,身上穿着乡下老农常穿的土布衣服,手里提着一杆旱烟,正是夏云口里的二太爷。
二太爷当然也姓夏,大前年刚过九十大寿的他,是村里辈分最高的老人之一,本名已经不可考,反正村里的人一辈一辈喊下来,有喊二叔的,有喊二爷、二叔公的,还有就是像夏云一样喊二太爷的,至于下一辈的怎么喊……夏云还没听人喊过!
说起这个二太爷,附近十里八乡的可谓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是相当传奇的一个人物,出生于民国的他,参加过天朝建国历史上的所有战争,立过不少战功,获得的勋章堆满了他楼上的一个小箱子。
后来自战场上退下来后,便返回村子里务农为生。
大饥荒时期,他带领村子里的人上山下河,围垦造田、打猎捕鱼,愣是没让村子里饿死一个人不说,还接济了周围好多村子,活人无数,被周围的村民视为万家生佛。
大动荡时期,禁卫军几次批斗,都被二太爷带着村民给拦住了,后来纠集了一帮人进村,被二太爷远远的在半山屋子里看到,抓起珍藏的三八大盖一枪就把带头的禁卫小将帽子给掀飞了,把人家吓的屁滚尿流的跑了。
第二次再带警察来要抓二太爷的时候,却被周围十里八乡闻讯而来的附近村民堵在村口,一顿乱棍打出去,甚至差点引起大规模械斗,最后不得不作罢。
可以说,在民风普遍偏软的越宁一带,有夏家村及周边几个民风彪悍的村庄存在,二太爷功不可没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