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庆之的学问,我了解过,在书院里的评价很一般,这一科恐怕还是个落第。他被这庶子压着,肯定不好受。你那二婶和宫里娘娘的也未必会待见,到底不是亲的。
他们二房往外推,我们大房岂不正好拉拢过来,为我们所用。
你在外面应酬的时间长了,生意做大了,你就有感悟了,这没有根基不行!朝里没有人做官也不行!
没有官身支撑着,养的再肥,也是羔羊。”
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,大老爷看问题很透彻,也很深远。
“父亲这样说,儿子也希望他这一科能够高中,明年再中了进士,作用就更大了。”林慕之压下自己心中的酸涩,应和着大老爷。
...
在工部衙门的林二老爷,现在升任了工部员外郎,又是现在大热的虞衡清吏司,掌制造、收发各种官用器物,主管度量衡及铸钱。现在铸钱一事正是朝野上下最为关注和关心的。
自己自升任以来,应对得当,又有宫里的面子,现在在工部的人缘也越来越好了。时有宴请交际,同僚、朋友应酬,春风得意。
今天林二老爷一直有些心神不宁。原因自然是自己的两个儿子今科同时参加乡试。
王侍郎叫了林二老爷过来,简单聊了聊政务,话题就扯到了乡试上面。“听说府上公子今科的乡试,林兄好福气啊!”
“当不得大人的夸赞,犬子才二十出头的年纪,还差些火候,不足道。”林二老爷歉虚道。自己的学问仔细说来只是一般,直到二十多岁的年纪,才考取了秀才的功名。乡试试过多次未中,后来蒙荫了官职,就再未敢尝试了。
“二十岁出头?不是才十四五岁的年纪吗?令公子于文比时展露风彩,我虽未能参加,但也是略有所耳闻的。”
王炳强侍郎与西宁侯府大少爷谭耀素有交情,谭耀现任鸿胪寺卿,掌朝会、宾客、吉凶仪礼之事。外吏朝觐,诸蕃入贡,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、谢思,若见若辞者,并鸿胪引奏。
谭耀多次考赞自己五弟人品才学具佳,乃岳麓书院的佼佼者,顺带也提过岳麓书院的林羽之,学问不错。
这林羽之就是这林员外郎的儿子了。
“呵呵,您说的是小儿,确实是此次参加大比。”呵呵,这就尴尬了。
王炳强略一想也明白了原委,呵呵笑着说道“林兄教的不错,两个儿子都很有出息,真是令人羡慕啊。”
林二老爷尴尬笑着,闲聊了两句,回了自己的衙房。
此后的几日,林二老爷收到了很多同僚关于自己儿子的问讯、关心。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关心自己小儿子的,这让自己很郁闷。自己更看重嫡子,他是宫里娘娘的亲哥哥。但现在这些信号,让自己的心有点沉重。
仔细说来,在京城这样文武百官、勋贵世家、皇亲国戚之家聚集之地,一个举人实在算不得什么!
只顺天府三年一次的乡试,还不算上加开恩科,一次就要生产出一两百个举人,更何况其他州府?一次全国性的乡试,两三千举人肯定是有的。
对于在职的官员来说,区区举人实在算不得什么,只是仕途的一个刚刚起步。
大家的关注和好奇,却是来源于这林府三公子的名声。
《西游记》奇书,至今在京城、国朝南北各地热销,看过这本书的何止数万,这读书人很少有不翻阅的。
国子监与岳麓书院的文比,所流传出来的诗词名句佳作,更是被读书人所喜爱、传诵。
如果没有这两件事,在数以万计的读书人中,是很难有人知道林羽之的。在加之他年纪轻,就能有如此的盛名和才气,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了。
简而言之,这是一个潜力股,值得收藏、关注。
关于乡试,京中怀着各种各样复杂情绪的人不少。
......
而被说学业不显的林庆之现在是懵逼的,因为他手里拿到了今科第一场的考题。
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。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”
看到这个题目的林庆之是拒绝的,哦no……
......
此题要全面理解,就要知道《孟子》中的有关段落。从文章看,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”是孟子去见梁惠王,梁惠王问孟子自己如何尽力治国,百姓遭灾时是如何尽力救济,为什么人口没有增加。孟子认为只是考虑如何去救灾,没有考虑到如何不违农时去发展农业生产,应该尽快抓紧时间促进生产,让人们过上温饱生活。
孟子回答的全文是:只要不去剥夺农民耕种的时间,粮食就吃不完;不拿过密的鱼网去捕鱼,水产就吃不完;砍伐木材有定时,木材就用不尽。这样老百姓就感到满足了。他还说: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,上了50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棉袄。鸡和猪、狗一类家畜不要耽误繁殖饲养的时间,上了70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。
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耕种,数口的家庭就不会闹饥荒。
办好教育,孝顺父母,尊敬长者,老人就不必再为自己的生活操劳。这样,君王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戴。
孟子这是劝说魏惠王要“施仁政,行王道”。
这一题仔细说来并不算偏,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乃是《孟子》的开篇一节,应该算是《孟子》里比较精髓深刻的一篇,很有孟子施仁政的治国理念的体现。
此题却是要前后结合,全面理解和解读的。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