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王就在返京的路上,敬王返京的路上,能太平吗?
这些联系起来,朱璃出了一身冷汗。
现在当务之急设法通知徐瑀,把谣言压下去。
谣言对自己名声和徐瑀都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。
朱璃和孔长春几个人在尚书府门前下马,看门家仆看见她,赶紧打开大门。
门上的人说;“三姑娘,有几家府里家仆拿着姑娘的名帖,问三姑娘安否?”
门上人拿出名帖,朱璃一一看,有诚意伯府庄舜华,相府许会雯,忠勤伯府江云娴。
这几位姑娘跟朱璃交情不是很深,不像薛玉姝自己跑过来,投的名帖,问候一声,表示关心。
朱璃把几个人的名帖收入袖中。
走进府门,站住,对身后余五和孔长春说;“你二人速去一趟芜州,设法找到敬王,别的不用多说,就说我安好,让敬王专心办案。”
孔长春二人平常得三姑娘格外看顾,听命于三姑娘,孔长春道:“府里刘管家哪里,找个什么理由告假。”
“你二人赶紧收拾东西,立刻就走,你们府里的差事,刘管家哪里,我替你们去说。”
孔长春和余五赶紧回家,简单收拾,出府骑快马奔芜州。
朱璃找到管家刘安,说:“我派孔长春和余五给我办点私事,他们的差事你另派人。”
刘安恭敬地问:“他二人出门多少日子?奴才好派人顶替。”
“说不准,小一个月吧。”
朱璃算了一下路程,往返二十几日,可芜州地方大,二人找敬王,要费一番周折。
京城里已经散布出假消息,如果没等二人找到敬王,敬王远在芜州一旦听到传言,不明真相,万一不顾一切返回京城。
不行,打破传言,唯有一个办法可行。
朱璃往回走,一时有了主意。
走进正院,直接到母亲上房。
上房门侧廊柱靠着一个丫鬟,朱璃问:“夫人在屋里吗?”
“夫人刚从了老夫人屋里回来。”丫鬟赶紧站起来。
朱璃进屋时,郭氏坐在炕上,一个丫鬟正坐在炕沿边给郭氏捶腿。
郭氏从窗户里看见女儿从外回来,走进院子,问;“璃儿,你又去哪了?这段日子你别出门了。”
朱璃蹬掉绣鞋,爬上炕,为郭氏捶背,“母亲,外面风言风语,我如果不出门,指不定编排出什么更难听的话,糟蹋女儿。”
郭氏这两日守在春禧堂,无暇顾及其它,闻言诧异,转过身,“璃儿,你说什么?谁编排你什么?”
“说女儿在南山寺被歹人抢走了,京城都传开了,等过两天,谣言传走样了,女儿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,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。”
郭氏愤怒,“这是什么人造谣,诋毁你,失踪的明明是你二姐,外面传言怎么变成你了呢?”
朱璃没有母亲这样激动,轻柔地给母亲揉着肩,边说;“母亲,如果我们不想个法子,谣言越传越盛,我们又不能一一解释。”
郭氏经过女儿诱导,想得更深,南山寺里的和尚,谣言女儿在南山寺丢失,以后传出什么不好听的话,无从辩解。
朱璃看母亲紧张神情,说:“母亲,女儿有个法子,谣言不攻自破。”
郭氏道;“什么法子?”
“女儿做东,请京城名门闺秀,女儿一现身,这谣言不是不攻自破了吗?母亲说女儿这个主意好不好?”
郭氏想想,“这个主意好是好,不过你二姐失踪,府里人心惶惶,你祖母快急病了,你父亲心情焦虑,这时候在家请客,你祖母和父亲这不是火上浇油。”
朱璃道:“母亲,女儿想好了,不在家里请客,母亲陪嫁的别院,小花园的景色别致,女儿请人去别院赏花。”
这个主意不错,如果现在尚书府请客,婆母和丈夫受刺激。
郭氏说:“你祖母哪里,我看还是瞒着她老人家,我同你父亲说一声。”
掌灯时分,朱昭庭脚步沉重地走进上房,郭氏跟小妾孙氏殷勤服侍更衣。
郭氏心疼道;“老爷一整日在山里,早膳没吃几口,这样下去妾身怕老爷身体吃不消。”
孙氏替老爷脱掉靴子,朱昭庭上炕,问;“母亲今日精神如何?”
郭氏叹口气,“母亲哭了几场,妾身强劝着吃了点东西,妾身怕母亲年纪大了,再找不到敏儿,愁出病来。”
“母亲跟前,我没敢露面。”
他没找到女儿,怕到母亲跟前,勾老人家伤心。
孙氏端一盅热茶,“老爷,妾听四姑娘说,当天游玩的,香客不少,还有寺院里的和尚,没人看见二姑娘吗?”
朱昭庭面色沉郁,找了三日,山已经搜遍了,看来二女儿已经被人带到别的地方,无从查起。
说道;“南山寺每日都有京城里官家女眷进香,游玩,就算看见,远看分不清,有人说在后山看见,形容跟敏儿差不多,后山一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