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晒盐法就是在平坦的海滩上构建大量的盐田,把海水引入盐田,利用日光和风力蒸发浓缩海水,使其达到饱和,进一步使食盐结晶出来,这种方法在化学上称为蒸发结晶。相比传统的煮盐法,晒盐法因为利用了日光和风力,节省了人力和燃料,成本要低得多,产量也要高得多。
那么晒盐法为什么没有推广起来呢,因为通过晒盐法蒸发后留下的食盐结晶体仍然含有大量的杂质,属于粗盐,直接食用的话对人体有害,需要进一步提纯才能变成精盐,而因为盐的生产和销售都被官府严格管控,制盐的盐工根本得不到好处,自然也没有心思去推动海盐生产的技术革新,导致晒盐法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得到大力推广。
郭致远在穿越前担任过市长秘书,曾经参与过市**下属的一家国有盐厂的技术改造工作,所以对于食盐的提纯工艺倒是有不少了解,之前在古田没有条件,因为晒盐必须要有大面积的平坦海滩,现在有了东蕃这块风水宝地自然要利用起来了。
接下来几天郭致远一直带着徐光启等人巡视自己的领地,发现有可以利用的土地就会停下来,提出自己的构想,在这里搞一个珍珠养殖场,在那里搞一个红薯加工厂,在这座山上搞几百亩种茶树,在那座山上种几百亩红薯……一个个赚钱的主意不停地冒出来,现在的郭致远真有点春天的故事歌词描绘的那种感觉,画下一个个圈,未来就会崛起一座座城,奇迹般地聚起一座座金山!
此时的郭致远算是体味到了仕途中人拼命往上爬做人上人的感觉,你每说一句话,每下达一个指示都会被记录下来,然后会有队,对人的投资才是收益最大的投资,就好比吕不韦当年对秦庄襄王的投资,便是“奇货可居”的经典案例,吕不韦也因此成为秦国的宰相,权倾朝野,郭致远如此年轻就成了五品知府,必然前途无量,自然也值得他们在郭致远身上下注了。
可是看到眼前这简陋的知府衙门,又让他们有些动摇了,听说郭致远和福建巡抚徐学聚不太对路,该不是因为得罪了巡抚大人发配到这里来开荒的吧?那他们就得考虑值不值得在郭致远身上下注了!
(ps:断更这么久,真的很抱歉,这段时间发生好多事,完全静不下心来码字,我也无颜再解释什么,我能保证的是这本书一定不会太监,哪怕所有的读者都因为我更新太慢而弃读,我也会坚持把这本书写完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