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凰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综艺晚会节目,播出之后收视率破10%的消息,一经传出去后,就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。
各家电视台也都感到惊愕万分以及不甘。
又是凤凰电视台,又是那个年轻的家伙。
杨铭百忙之中也收到这个消息,感慨了几下,就没有放在心中。
电视台的收视率下滑早已是注定的,现在是2005年,别说10%的收视率了,过个5年,估计只要节目的收视率能超过5%,就已经算是叨天之幸,阿弥陀佛了。
甚至会更低。
这是大势,无法改变。
现在《同一首歌》能够打破10%的收视率,杨铭也颇有感慨,要是这个节目提前五年拿出来,估计还是有可能打破20%的收视率。
只不过现在看来,显然不可能了。
杨铭心里想过这些,又把注意力放到剧组上,抓紧时间拍戏。
不过,《同一首歌》播出之后,次日各大新闻媒体的报纸出炉之后,都高度评价了这档凤凰电视台制作的综艺晚会节目。
一时之间,这档节目在华夏本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风头一时无两。
“用歌声传承华夏文化”
官府喉舌《百姓日报》在重要的版面,用这样一个醒目的标题,隆重报道了《同一首歌》这档节目,特别是对杨铭那首《华夏娃》作出非常高的评价。
“华语是华夏文化的一部分,华语歌曲同样也是如此,动听的旋律能让华语用一种更加方便的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;昨晚,我国年轻的天才歌手杨铭,再次创作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《华夏娃》!”
“这首《华夏娃》歌词之美,用八个字来形容,那就是‘一听就懂,回味无穷’,要真这正做到这八个字并不容易,高雅的艺术歌曲大多有回味的价值,却不易“一听就懂”;通俗歌曲“一听就懂”是没问题,但“回味无穷”却往往望尘莫及。”
“而《华夏娃》则完美地体现了这八个字的魅力,尤其杨铭把华夏文化完美通过歌手表达出来,更是难人可贵的。”
《百姓日报》是官府媒体,站的角度不一样,报纸对《华夏娃》更多的评价,基本都是集中在华夏文化的传播上。
在官府以及文化部的发力下,除了《百姓日报》,其他各大官媒也都对杨铭的这首《华夏娃》进行了新闻报道,高度评价这首歌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。
“长江,黄河,小葱拌豆腐,手衲的布底鞋等,都是华夏文化中最为常见,但却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杨铭用一首歌曲把这些完美的串联起来,诉说华夏独特的文化传承。”——《南海日报》。
“长江黄河都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,歌词用简单的话语诉说热爱母亲,同样也是热爱华夏民族;小葱拌豆腐——一清二白,犹如传统的华夏家训,这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;手衲的布底鞋原是母亲千针万线、****夜夜亲手做成,所谓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”,小小一双鞋正是母爱的象征,是儿女力量的源泉,将永远激励着儿女走遍天涯。”——《华人日报》。
“当前流行歌坛上风靡的通俗歌曲,大多如白开水淡而无味,一味追求散文化、口语化、大白话,很少顾及歌词内含的深厚丰满。象《华夏娃》这样既通俗又有味的佳作显得格外难能可贵。”——《东亚日报》。
......
每家官媒在上级的指示下,都用不小的版面,报道了凤凰电视台的《同一首歌》综艺晚会节目,并着重高度赞美了杨铭这首原创的《华夏娃》,为宣传华夏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。
另外,《同一首歌》这档节目的主题,也在各家媒体的宣传是人尽皆知。
同一首歌,同一个民族,同一种肤色。
吴元芝自然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,趁着这天赐良机,立即安排人加大力度对《同一首歌》的宣传,争取为下一期的《同一首歌》打下基础。
这档综艺晚会节目是一月一期,下一期将会在广州这座城市举行,按照计划第三期会在魔都,接下来的城市安排还没有定下来。
但当今天各大官媒的新闻评论出台之后,无数城市合作的要求,就像雪花一样飞往凤凰电视台。
同时,乐坛此前对凤凰电视台的邀请并不在意的大牌歌手,也都纷纷改变主意,安排经纪人速度与凤凰电视台联系,他们答应出席《同一首歌》晚会的演出,哪怕没有钱也成。
破10%的收视率啊!
哪一个综艺节目要是有这样的收视率,这些大牌歌手估计就算倒贴钱也愿意去参加。
而且《同一首歌》的演出并不算累,整场晚会充其量最多也就唱两首歌而已,有的歌手基本就是一首歌,压根不算什么!
特别凤凰电视台对外宣布每年十二期的《同一首歌》,六期晚会的举办会在国内,另外一半的六期晚会将会在国外选择华人数量比较多的城市举办,这个消息一宣布后,《同一首歌》这档综艺晚会节目的逼格立即上升不少。
把节目都办到国外去了,无疑这又增加了对乐坛那些大牌歌手的诱惑。
在这种形势下,他们怎么可能会不动心呢?
其他电视台看到凤凰电视台如此吃香,心里是又羡慕又嫉妒,这家新生的电视台又有了一档王牌综艺节目。
更何况这档综艺节目还得到了官府的高度重视,并给予一定的支持,怎么不让其他电视台羡慕嫉妒恨呢,眼红的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