或许是接连生了两场气的原因,姜采月今天的运气也差,到山里走了一大圈儿也没采到一个蘑菇,便出山到田边揪起猪草来,揪了满满一筐拿回家,把猪喂饱了,便又进屋做饭。(看小说请牢记)
先闷了些高粱米,然后又把之前娘采回来的蘑菇捡了些回来,用水氽了,放了些青葱小蒜拌了,反正连油都没有,煮的和拌的也没大区别。
她这里把饭做好,孔氏便也回来了,这次虽然她换了大一号的土篮子,可还是采了满满一筐。
姜采月见了奇怪地问道:“娘,你是在哪儿采这么多,我到山里转了一圈儿,一个都没采到!”
孔氏说道:“我在北山东边的松树地里采的,你到哪儿了?”
姜采月说道:“我就在北山边上,靠近村子这边儿。”
孔氏说道:“这里早没了,放牛放羊的来回走,什么东西能剩下。”
“哦。”
“咦,对了,你不是去帮你大舅家铲地了么,咋那么早回来?”
姜采月闷头摘蘑菇,说道:“我大舅妈嫌我铲得不干净,我就回来了,正好家里活多着呢,猪也没人喂,饭也没人做,我还看她那份脸色干什么!”
孔氏听出她生气,说道:“你大舅妈就那样,当年娘没成亲时她就是那一出,不然能早早的分出去过么!”
姜采月说道:“既然这样,你让我去帮什么,弄得干惹一肚子气。”
孔氏说道:“我不也是心疼你大舅么,你看你大舅妈和秋芳,俩不顶一个,帮不上你大舅多少忙,你大舅的身子都快被累垮了……”
两人说着话,却见前院的柳翠香在院里晒她娘的衣服,孔氏说道:“对了月儿,你不到翠香家看看,她娘的病好像又严重了,我听说她爹又要进城找大夫呢。”
姜采月说道:“你不是不愿意让我和她说话么,咋又让我去看她娘了。”
孔氏往她头上戳了一下,说道:“你这死丫头,娘那时候不是生气,现在不生气了,你们俩从小就那么好,她娘病重了,能不让你去看看么!”
姜采月抿嘴微笑,知道孔氏是刀子嘴豆腐心,柳翠香没得罪她,不会真不让自己和她见面的,说道:“嗯,那我一会去看看……”
母女俩摘完蘑菇晾在院里的筛子里,又回屋吃了饭,饭后姜采月来到柳翠香家里。
柳翠香的爹不在家,翠香刚洗完衣服,在外屋给她娘熬药,见到她来,柳翠香奇怪地问道:“咦,采月,你咋来了,你娘不是不让你出来吗?”
姜采月说道:“没事,现在她对我好多了,是她说你娘病重,让我过来看看的。”
柳翠香说道:“唉,你娘就是那张嘴不好,其实对人真挺好的!我娘的病是又重了,昨天晚上又咳血,把我和我爹吓坏了,我爹又去找大夫了。”
姜采月伸头向屋里看了一眼,见翠香娘在炕头儿上躺着,没动也没咳,可能是睡着了,于是小声问道:“你爹去找大夫,家里还有钱吗?”
柳翠香说道:“哪有钱啊,又是借的,我家都快把村子能说上话的都借遍了……”
姜采月听了也替她们着急,想了想说道:“对了翠香,我和我娘打算采蘑菇晒干,然后拿到城里去卖呢,你要不要也一起,过几天我们还可以打榛子、核桃什么的!”
柳翠香说道:“卖干蘑菇?那东西能卖么?满山都是。”
姜采月说道:“我们这里满山都是,可是城里没有啊,我们拿到城里去卖,会有人买的,只是不一定能赚很多钱。”
柳翠香说道:“去去,赚不很多也是赚,我能赚一点,我爹就能少挨一点累,不然他都打算去给邻村的财主当长工了……”
两人说了一会儿话,柳翠香的娘醒了,姜采月进去和她打了招呼,见柳翠香忙着喂她娘吃药,便出门回家了。
回到家后又喂了一遍猪,扫了扫院子,然后便和孔氏躺在炕上睡觉了。
第二天一早,娘俩把昨天的饭热了,到菜园里揪了点小菜,捣了蒜泥醮着吃。
姜采月一边问孔氏:“娘,咱家咋不下点酱呢,吃小菜醮酱多好,醮蒜泥熏死人了,出门都不敢和人说话。”
孔氏说道:“那哪是咱穷人家能吃得起的,还得放肉,做不好就臭了,太浪费!”
姜采月听了皱眉,做酱要放肉?原来这里的人做的还是最古老的酱,用豆、面、肉糜加盐做的那种,根本不是自己说的黄豆酱。
于是说道:“娘,我说的不是那种,不用肉的,只用黄豆就可以了,也不会臭,春天做了吃一年都不坏,可方便了。”
孔氏说道:“那是啥啊,没听说过,不会。”
姜采月说道:“你不会我会,等明天我做,你别说我瞎胡闹就行了。”
孔氏说道:“行啊,不就是黄豆和盐么,我舍得出来,你弄吧。”
娘俩说着吃完饭,孔氏收了碗筷去洗,姜采月便到外面喂猪,打算一会儿叫上柳翠香,和娘一起进山去采蘑菇。
她这里刚扔完猪草,却见潘景玉和齐氏从路上走来,手里还提着东西。
姜采月不愿和他们母子说话,提着装猪草的空筐便进屋了。
她前脚进屋,潘景玉和齐氏后脚就进院了。
潘景玉还在小声跟齐氏说:“娘,你看她,看见我们就躲了,是不是真不想跟我了?”
齐氏用胳膊肘拐他,示意他别乱说话。
孔氏在屋里见到他们进来,问姜采月,道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