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过两日,金国对西夏开战的消息就传到了大宋京都汴梁。
要知道西夏和金国可是大宋边上两个实力最强的国家了,他们两个国家交战,整个大宋也为之震动,因为这肯定会波及到大宋。
一时间汴梁也是人心惶惶。
大殿中,群臣是口沫横飞,争吵不休,个个都是争的面红耳赤,他们争吵的原因当然也是围绕着西夏展开的。
很显然,西夏一定会向大宋求助的,依附北方大国或者中原大国乃是西夏一直以来的外交策略,这也是西夏赖以生存的手段,毕竟他们人少地小,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吞下任何一个大国,那么只有依附另外一个大国来保证自己的安全,如今金国是铁了心要消灭他们,那么党项人肯定会请求大宋援助。
这是一定的,只是早晚的问题,关键就在于大宋究竟该不该出手相助呢?
一些大臣就建议赵楷赶紧出兵相助,联合西夏一同对抗金国,主要原因有三,其一,金国对大宋一直是虎视眈眈,上回险些就爆发了战争,而西夏最近几年与大宋交好,建立起不错的外交,关系非常融洽,两害相权当取其轻,帮助西夏就是帮助自己啊。
其二,目前而言金国的军事实力要胜于我们和西夏,这@ 两弱一强,自然是联合弱者对抗强者,要是你再联合金国的话,那是绝对不行的,当初联金灭辽还历历在目,这可是血一般的教训啊!
其三,如今金国已经非常强大了,要是西夏也让他们给灭了,河套地区落于金人之手,那么金国可以从西面、北面两面夹击我大宋,又可以出兵河湟地区。出于战略目的,也应该出兵援救。
但是,反对的也有不少,这主要原因也有三个。
其一,不要忘记,这西夏也是我们的仇人啊,杀我大宋子民最多的不是辽国,也不是金国,而是西夏,西夏可是与我们有血海深仇。我们没有落井下石,已经够义气了,凭什么让我们的子民去为他党项人流血啊!
其二,我们与金国可也是盟友,金国只是出兵西夏,而且是师出有名,我们若是出兵那可是师出无名呀,这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说不定还会把我们给坑了。
其三,这西夏的对手可不是大理,也不是交趾,而是金国。我们又打不过金军,而且当初金军南下时,西夏也曾对我们出兵,如果我们帮主西夏的话。那么等于是与金国撕破脸皮,这无疑会让大宋也置身于战火之中,如今我们国内正在积极变法。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敌人相互削弱,我们趁机发展,以求长远之计。
双方各执一词,从早上争执到中午,吵的是不可开交,这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赵楷被他们吵得一个头两个大,正巧午饭时间到,赵楷赶紧请他们吃饭,也趁机让耳朵轻松轻松。
这吃完饭后,朝会继续。
赵楷这一回可不能让他们又争起来了,反正他们说来说去也就是那么几个理由,他也明白了,这目光一瞥,先是向秦桧询问道:“秦少宰,你认为我们该不该援助西夏?”
秦桧站出来道:“回禀皇上,微臣觉得可助亦可不助,关键是看怎么做对我大宋更加有利,如今西夏尚且未派人来,现在谈及此事,未免有些过早了。”
李纲道:“少宰此言差矣,金国对我们大宋一直虎视眈眈,贼心不死,如果金国消灭了西夏,那金国下一个进攻的对象一定是我们,这不是看我们得到什么,而是我们一定要出兵相助,帮助西夏就是帮助我们自己。”
秦桧道:“可是司法院长可有把握一定能够帮助西夏击退金兵,万一输了?而且西夏历来就是两面三刀,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候,万一西夏为了生存,借着我大宋之威,跑去与金国谈判,甚至联合金国对付我们,这种事西夏可没有少做,那我们可就得不偿失了,说不定还会损失惨重。”
李纲听得一愣,无从辩驳。
的确,两面三刀的党项人为了生存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,从他们建国以来,什么狗屁义气、道义就与他们无缘,他们一会儿依附大宋,一会儿依附辽国,一会儿又是臣服金国,一会儿又与大宋结盟,足以证明一切,你去帮他,那你就得考虑考虑他会不会恩将仇报。
这政客就是这样的,每做一件事,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会得到什么,而且预计失败会有什么后果,如果最大的损失也能够接受的话,那么再去考虑获利问题,这不仅是政客,也是商人的惯性思维。
如果西夏真的又臣服金国,与金国来对付大宋,这明显就是大宋承受不了的,所以李纲也无言反驳。
赵楷听得点点头,道:“那秦少宰的意思是我们按兵不动,静观其变。”
秦桧道:“微臣正是此意。”
赵楷嗯了一声,又向郑逸询问道:“三司使,你又认为如何?”
郑逸尴尬道:“回禀皇上,微臣赞成秦少宰的建议。”
赵楷眉头一皱,道:“按兵不动?静观其变?那你们不等于什么都没有说,”
秦桧、郑逸沉默以对,事情发生的这么突然,而且这可不是小事,西夏、大宋、金国三国的关系、势力错综复杂,那真是剪不断,理还乱,出兵与否都有可能将大宋拖入万劫不复之地,上一回宋徽宗倒是爽快,大笔一挥,联金灭辽,可是换来的结果又是什么,差点就把大宋的半壁江山给丢了,鉴于以前的教训,所以这必须得慎重又慎重,考虑又